统计暨普查局资料显示,2019年有营运的酒店及公寓共123间,按年增加7间;在职员工增加2.1%至51,859名。住客数目按年录得1.0%增长,带动行业收益上升2.6%至382.7亿元( 澳门元,下同 );支出方面增加2.9%至337.7亿元,当中经营费用( 150.7亿元 )、员工支出( 149.2亿元 )和购货及佣金支出( 37.8亿元 )均录得升幅。
按级别统计,五星级酒店( 36间,增加1间 )收益按年上升3.6%至300.8亿元,当中客房租金( 136.1亿元 )、出租场地( 74.2亿元 )和餐饮服务收益( 67.7亿元 )分别增加4.2%、4.2%及6.3%;三星级酒店( 维持16间 )收益上升3.0%至37.3亿元,其中客房租金( 16.8亿元 )增加2.9%;四星级酒店( 维持17间 )收益则减少4.1%至42.1亿元,其客房租金( 21.6亿元 )及出租场地收益( 3.6亿元 )跌幅分别为8.5%及12.5%;二星级酒店( 15间,增加1间 )收益亦下跌0.6%至1.5亿元。另一方面,酒店在2017、18年风灾损失之保险理赔大部份已于2018年完成,因此2019年酒店的非营运收益( 包括利息收益及保险赔偿 )同比减少71.3%至1.5亿元。
在支出方面,五星级酒店支出按年增加3.8%至271.0亿元,当中员工支出( 122.0亿元 )及经营费用( 118.9亿元 )分别上升4.4%及3.0%;三星级酒店支出增加1.0%至27.0亿元,员工支出( 13.2亿元 )上升3.0%,经营费用( 10.7亿元 )则减少2.9%;二星级酒店支出有1.5亿元,增加3.5%;四星级酒店支出减少2.5%至37.5亿元,其经营费用( 19.9亿元 )及员工支出( 13.1亿元 )分别录得3.6%及2.5%跌幅。此外,酒店折旧及利息支付的非营运支出合共162.0亿元,较2018年上升6.0%。
2019年有39间公寓,按年增加5间;其收益及支出为8,862万元及6,901万元,分别上升10.5%及32.2%。
反映行业对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为194.4亿元,同比增加3.4%;在职员工平均增加值亦上升1.3%至37.5万元。行业盈利上升2.6%至45.3亿元,盈利比率( 11.8% )及盈利与支出比率( 13.4% )则与2018年持平。此外,部份大型五星级酒店已在2018年落成,导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减少76.1%至68.2亿元。

dsec_logo_for_Wechat.jpg 53.3 KB
按级别统计,五星级酒店( 36间,增加1间 )收益按年上升3.6%至300.8亿元,当中客房租金( 136.1亿元 )、出租场地( 74.2亿元 )和餐饮服务收益( 67.7亿元 )分别增加4.2%、4.2%及6.3%;三星级酒店( 维持16间 )收益上升3.0%至37.3亿元,其中客房租金( 16.8亿元 )增加2.9%;四星级酒店( 维持17间 )收益则减少4.1%至42.1亿元,其客房租金( 21.6亿元 )及出租场地收益( 3.6亿元 )跌幅分别为8.5%及12.5%;二星级酒店( 15间,增加1间 )收益亦下跌0.6%至1.5亿元。另一方面,酒店在2017、18年风灾损失之保险理赔大部份已于2018年完成,因此2019年酒店的非营运收益( 包括利息收益及保险赔偿 )同比减少71.3%至1.5亿元。
在支出方面,五星级酒店支出按年增加3.8%至271.0亿元,当中员工支出( 122.0亿元 )及经营费用( 118.9亿元 )分别上升4.4%及3.0%;三星级酒店支出增加1.0%至27.0亿元,员工支出( 13.2亿元 )上升3.0%,经营费用( 10.7亿元 )则减少2.9%;二星级酒店支出有1.5亿元,增加3.5%;四星级酒店支出减少2.5%至37.5亿元,其经营费用( 19.9亿元 )及员工支出( 13.1亿元 )分别录得3.6%及2.5%跌幅。此外,酒店折旧及利息支付的非营运支出合共162.0亿元,较2018年上升6.0%。
2019年有39间公寓,按年增加5间;其收益及支出为8,862万元及6,901万元,分别上升10.5%及32.2%。
反映行业对经济贡献的增加值总额为194.4亿元,同比增加3.4%;在职员工平均增加值亦上升1.3%至37.5万元。行业盈利上升2.6%至45.3亿元,盈利比率( 11.8% )及盈利与支出比率( 13.4% )则与2018年持平。此外,部份大型五星级酒店已在2018年落成,导致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同比减少76.1%至68.2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