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9年有營運的酒店及公寓共123間,按年增加7間;在職員工增加2.1%至51,859名。住客數目按年錄得1.0%增長,帶動行業收益上升2.6%至382.7億元( 澳門元,下同 );支出方面增加2.9%至337.7億元,當中經營費用( 150.7億元 )、員工支出( 149.2億元 )和購貨及佣金支出( 37.8億元 )均錄得升幅。
按級別統計,五星級酒店( 36間,增加1間 )收益按年上升3.6%至300.8億元,當中客房租金( 136.1億元 )、出租場地( 74.2億元 )和餐飲服務收益( 67.7億元 )分別增加4.2%、4.2%及6.3%;三星級酒店( 維持16間 )收益上升3.0%至37.3億元,其中客房租金( 16.8億元 )增加2.9%;四星級酒店( 維持17間 )收益則減少4.1%至42.1億元,其客房租金( 21.6億元 )及出租場地收益( 3.6億元 )跌幅分別為8.5%及12.5%;二星級酒店( 15間,增加1間 )收益亦下跌0.6%至1.5億元。另一方面,酒店在2017、18年風災損失之保險理賠大部份已於2018年完成,因此2019年酒店的非營運收益( 包括利息收益及保險賠償 )同比減少71.3%至1.5億元。
在支出方面,五星級酒店支出按年增加3.8%至271.0億元,當中員工支出( 122.0億元 )及經營費用( 118.9億元 )分別上升4.4%及3.0%;三星級酒店支出增加1.0%至27.0億元,員工支出( 13.2億元 )上升3.0%,經營費用( 10.7億元 )則減少2.9%;二星級酒店支出有1.5億元,增加3.5%;四星級酒店支出減少2.5%至37.5億元,其經營費用( 19.9億元 )及員工支出( 13.1億元 )分別錄得3.6%及2.5%跌幅。此外,酒店折舊及利息支付的非營運支出合共162.0億元,較2018年上升6.0%。
2019年有39間公寓,按年增加5間;其收益及支出為8,862萬元及6,901萬元,分別上升10.5%及32.2%。
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為194.4億元,同比增加3.4%;在職員工平均增加值亦上升1.3%至37.5萬元。行業盈利上升2.6%至45.3億元,盈利比率( 11.8% )及盈利與支出比率( 13.4% )則與2018年持平。此外,部份大型五星級酒店已在2018年落成,導致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同比減少76.1%至68.2億元。

dsec_logo_for_Wechat.jpg 53.3 KB
按級別統計,五星級酒店( 36間,增加1間 )收益按年上升3.6%至300.8億元,當中客房租金( 136.1億元 )、出租場地( 74.2億元 )和餐飲服務收益( 67.7億元 )分別增加4.2%、4.2%及6.3%;三星級酒店( 維持16間 )收益上升3.0%至37.3億元,其中客房租金( 16.8億元 )增加2.9%;四星級酒店( 維持17間 )收益則減少4.1%至42.1億元,其客房租金( 21.6億元 )及出租場地收益( 3.6億元 )跌幅分別為8.5%及12.5%;二星級酒店( 15間,增加1間 )收益亦下跌0.6%至1.5億元。另一方面,酒店在2017、18年風災損失之保險理賠大部份已於2018年完成,因此2019年酒店的非營運收益( 包括利息收益及保險賠償 )同比減少71.3%至1.5億元。
在支出方面,五星級酒店支出按年增加3.8%至271.0億元,當中員工支出( 122.0億元 )及經營費用( 118.9億元 )分別上升4.4%及3.0%;三星級酒店支出增加1.0%至27.0億元,員工支出( 13.2億元 )上升3.0%,經營費用( 10.7億元 )則減少2.9%;二星級酒店支出有1.5億元,增加3.5%;四星級酒店支出減少2.5%至37.5億元,其經營費用( 19.9億元 )及員工支出( 13.1億元 )分別錄得3.6%及2.5%跌幅。此外,酒店折舊及利息支付的非營運支出合共162.0億元,較2018年上升6.0%。
2019年有39間公寓,按年增加5間;其收益及支出為8,862萬元及6,901萬元,分別上升10.5%及32.2%。
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為194.4億元,同比增加3.4%;在職員工平均增加值亦上升1.3%至37.5萬元。行業盈利上升2.6%至45.3億元,盈利比率( 11.8% )及盈利與支出比率( 13.4% )則與2018年持平。此外,部份大型五星級酒店已在2018年落成,導致固定資本形成總額同比減少76.1%至68.2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