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6年運輸、倉儲及通訊業有營運的場所共3,040間,按年增加251間;在職員工上升4.6%至20,244名,其中80.2%為僱員。行業收益下跌3.0%至278.3億元( 澳門元,下同 ),支出亦減少4.9%至220.1億元。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上升4.3%至102.2億元,而盈利則微跌0.5%至56.3億元。固定資本形成總額為16.2億元,同比下跌43.3%。
運輸及倉儲業場所數目較2015年增加242間至3,000間,主要是提供陸路運輸之的士增加;在職員工共17,750名,增加5.3%。收益增加5.1%至199.0億元,主要由客運服務( 89.0億元,+9.9% )及機動車租賃的收益( 12.6億元,+16.9% )上升所帶動。按行業細分,運輸相關及輔助服務的收益( 100.8億元 )按年上升2.2%,來自航空運輸( 41.0億元 )、陸路運輸( 31.7億元 )及水路運輸的收益( 25.6億元 )亦分別增加1.9%、25.5%及1.5%。
支出為166.2億元,按年增加3.3%。經營費用上升2.2%至79.9億元,當中支付予機器及設備租賃( 13.7億元 )和第三者提供服務之費用( 11.4億元 )分別增加13.7%及12.0%,而燃料支出( 17.3億元 )則下降7.5%;與此同時,員工支出( 36.9億元 )增加12.6%,購貨、服務及佣金支出( 49.4億元 )下跌1.2%。
運輸及倉儲業增加值總額同比增加13.9%至69.7億元;由於收益增幅高於支出,盈利( 32.8億元 )上升15.4%。此外,行業的整體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減少42.4%至8.8億元,主要是航空運輸場所沒有添置飛機等固定資產所致。
有營運的通訊業場所共40間,按年增加9間;在職員工微升0.2%至2,494名。行業收益按年減少18.7%至79.3億元,主要是貨品銷售收益( 34.0億元 )下跌34.3%所拖累,郵遞及通訊服務收益亦微減0.6%至37.6億元;通訊業收益中有93.2%來自電訊服務場所( 73.9億元 )。行業支出按年下跌23.5%至53.9億元,主要用於購貨、服務及佣金( 35.7億元 ),減少33.7%,而經營費用( 9.3億元 )及員工支出( 9.0億元 )則分別上升14.4%及4.7%。
通訊業的增加值總額為32.5億元,同比下跌11.7%,盈利亦減少16.7%至23.4億元。行業減少添置電訊設備及舖位等固定資產,令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下跌44.2%至7.4億元。

dsec_logo_for_Wechat.jpg 53.3 KB
運輸及倉儲業場所數目較2015年增加242間至3,000間,主要是提供陸路運輸之的士增加;在職員工共17,750名,增加5.3%。收益增加5.1%至199.0億元,主要由客運服務( 89.0億元,+9.9% )及機動車租賃的收益( 12.6億元,+16.9% )上升所帶動。按行業細分,運輸相關及輔助服務的收益( 100.8億元 )按年上升2.2%,來自航空運輸( 41.0億元 )、陸路運輸( 31.7億元 )及水路運輸的收益( 25.6億元 )亦分別增加1.9%、25.5%及1.5%。
支出為166.2億元,按年增加3.3%。經營費用上升2.2%至79.9億元,當中支付予機器及設備租賃( 13.7億元 )和第三者提供服務之費用( 11.4億元 )分別增加13.7%及12.0%,而燃料支出( 17.3億元 )則下降7.5%;與此同時,員工支出( 36.9億元 )增加12.6%,購貨、服務及佣金支出( 49.4億元 )下跌1.2%。
運輸及倉儲業增加值總額同比增加13.9%至69.7億元;由於收益增幅高於支出,盈利( 32.8億元 )上升15.4%。此外,行業的整體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減少42.4%至8.8億元,主要是航空運輸場所沒有添置飛機等固定資產所致。
有營運的通訊業場所共40間,按年增加9間;在職員工微升0.2%至2,494名。行業收益按年減少18.7%至79.3億元,主要是貨品銷售收益( 34.0億元 )下跌34.3%所拖累,郵遞及通訊服務收益亦微減0.6%至37.6億元;通訊業收益中有93.2%來自電訊服務場所( 73.9億元 )。行業支出按年下跌23.5%至53.9億元,主要用於購貨、服務及佣金( 35.7億元 ),減少33.7%,而經營費用( 9.3億元 )及員工支出( 9.0億元 )則分別上升14.4%及4.7%。
通訊業的增加值總額為32.5億元,同比下跌11.7%,盈利亦減少16.7%至23.4億元。行業減少添置電訊設備及舖位等固定資產,令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下跌44.2%至7.4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