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10月貨物出口總值為8.1億元( 澳門元,下同 ),按年上升6.1%。再出口( 6.9億元 )上升11.0%,其中光學儀器貨值顯著增加6.2倍;本地產品出口( 1.2億元 )則下跌15.1%,其中玻璃及其製品減少88.4%。貨物進口方面按年上升3.6%至62.5億元,其中小客車及電單車、手袋及銀包分別上升56.1%和48.8%。10月的貨物貿易逆差為54.4億元。
今年1至10月總出口貨值為93.7億元,按年增加10.3%;再出口( 79.0億元 )增加15.1%,本地產品出口( 14.6億元 )則減少10.0%。總進口貨值為605.0億元,按年上升4.7%。首十個月的貨物貿易逆差擴大至511.3億元。
按出口目的地分析,1至10月輸往中國內地貨值( 17.8億元 )按年上升21.1%,其中泛珠三角九省( 15.8億元 )增加14.1%;與此同時,出口至香港( 54.6億元 )、歐洲聯盟( 1.6億元 )與美國( 1.5億元 )分別增加15.5%、7.8%及20.8%。另一方面,出口往葡語系國家( 68萬元 )按年下跌88.2%。非紡織品出口為85.9億元,按年增加8.8%;機器設備與零件( 10.6億元 )上升51.2%,電子元器件( 6.3億元 )則下跌35.8%。紡織品及成衣出口為7.8億元,上升29.9%。
按貨物原產地統計,今年首十個月由中國內地( 199.4億元 )與葡語系國家( 5.2億元 )進口的貨值按年分別下跌5.7%及3.9%,而由歐洲聯盟( 155.4億元 )進口的則上升12.4%。按貨物來源地分析,來自中國內地的( 97.4億元 )下跌2.1%,其中泛珠三角九省( 92.7億元 )減少1.2%。消費品進口上升11.0%至399.7億元,其中手袋及銀包( 27.9億元 )與小客車及電單車( 13.3億元 )分別增加34.8%及29.9%;手提電話( 31.4億元 )與建築材料( 14.6億元 )的進口貨值則錄得14.7%及13.1%的跌幅。
今年1至10月對外商品貿易總額共698.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62.7億元增加5.4%。

dsec_logo_for_Wechat.jpg 53.3 KB
今年1至10月總出口貨值為93.7億元,按年增加10.3%;再出口( 79.0億元 )增加15.1%,本地產品出口( 14.6億元 )則減少10.0%。總進口貨值為605.0億元,按年上升4.7%。首十個月的貨物貿易逆差擴大至511.3億元。
按出口目的地分析,1至10月輸往中國內地貨值( 17.8億元 )按年上升21.1%,其中泛珠三角九省( 15.8億元 )增加14.1%;與此同時,出口至香港( 54.6億元 )、歐洲聯盟( 1.6億元 )與美國( 1.5億元 )分別增加15.5%、7.8%及20.8%。另一方面,出口往葡語系國家( 68萬元 )按年下跌88.2%。非紡織品出口為85.9億元,按年增加8.8%;機器設備與零件( 10.6億元 )上升51.2%,電子元器件( 6.3億元 )則下跌35.8%。紡織品及成衣出口為7.8億元,上升29.9%。
按貨物原產地統計,今年首十個月由中國內地( 199.4億元 )與葡語系國家( 5.2億元 )進口的貨值按年分別下跌5.7%及3.9%,而由歐洲聯盟( 155.4億元 )進口的則上升12.4%。按貨物來源地分析,來自中國內地的( 97.4億元 )下跌2.1%,其中泛珠三角九省( 92.7億元 )減少1.2%。消費品進口上升11.0%至399.7億元,其中手袋及銀包( 27.9億元 )與小客車及電單車( 13.3億元 )分別增加34.8%及29.9%;手提電話( 31.4億元 )與建築材料( 14.6億元 )的進口貨值則錄得14.7%及13.1%的跌幅。
今年1至10月對外商品貿易總額共698.7億元,較去年同期的662.7億元增加5.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