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主辦,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 下稱:産業園 )承辦的「2018中國( 澳門 )傳統醫藥國際合作論壇」於9月20日在澳門威尼斯人酒店隆重開幕。論壇作為產業園每年定期舉辦的國際交流活動,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四屆,在行業內的品牌樹立、國際戰略合作關係建立等方面已嶄露頭角,成為國內外業界交流合作的又一重要橋樑。
嘉賓雲集 彰顯國際化格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王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産業園專家顧問委員會代表、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會長、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前歐盟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德國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Gerhard Franz出席了論壇開幕式。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業作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的產業化和國際化。特別是日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指出中央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無疑為澳門的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鼓勵。在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和區域合作新格局下,澳門將充分發揮精準聯繫內地與葡語系、歐盟和東盟國家的優勢,助力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中國內地優質的企業和產品走入葡語系國家、歐盟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促進澳門整體可持續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出席此次活動,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傳承發展中醫藥的戰略舉措。未來,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中醫中藥將進一步躍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澳門的中醫藥發展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在澳門衛生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本次論壇的舉辦,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加強與東盟、歐盟和葡語國家開展傳統醫藥產業合作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他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中醫藥發展能夠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並取得更加豐碩的合作成果。
德國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Gerhard Franz作為專家顧問委員會代表,在致辭中表示,站在歐盟植物藥專家的角度,很高興看到澳門在發展傳統醫藥產業及促進傳統醫藥國際化的決心和優勢,並對產業園過去幾年在推動傳統醫藥走向國際市場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和努力表示認可,他希望產業園能夠集結更多的優勢,充分發揮平台作用,促進歐盟與中國傳統醫藥的交流和合作,同時表示願意從專業角度提供意見和建議,更好的促進中西方傳統藥物的融合。
出席論壇的主禮嘉賓還有佛得角衛生部部長辦公室主任 Fátima Lima,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副司長陳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代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秦曉岺,泰王國衛生部部長代表、泰醫及替代醫學司副司长Pramote Stienrut,莫桑比克共和國駐澳門總領館總領事顧問Francisco Domingos Manhiça,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粵澳中醫藥科技産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呂紅。
開幕式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等主禮嘉賓與國際青年中醫生代表共同啟動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同時,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等主禮嘉賓的見證下,產業園與迪拜健康城管委會、中國比利時科技園、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國際合作機構及重點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此次與多家國際機構和企業合作,標誌著產業園通過搭建優勢平台促進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工作初見成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中醫藥產業園區發展成果顯著。
產業發展平台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產業聚集效應初顯
開幕式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產業園董事長呂紅重點介紹了産業園孵化區建設進展及傳統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階段性進展。
作為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及培育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領域企業發展的必備載體,建築面積約12.8萬平方米的孵化區已基本落成,可出租面積近10萬平方米,預計可容納300至400家企業,整個孵化區包括孵化器、加速器、總部獨棟三個區域,其中:孵化器區域,爲初創型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資金配套、企業孵化等“一站式”服務;加速器區域,爲成長型企業提供投融資、管理諮詢、技術交易等專業化“加速”服務;獨棟總部區域,爲重點企業提供集辦公、研發、中試於一體的産業化“增值”服務。公共服務平台的完善也將逐步實現園區從培育企業到培育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以孵化區落成為重要牽引,截至2018年8月底,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累計對接洽談企業487家,累計註册企業94家,其中澳門企業25家,涉及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其中,康美藥業、以嶺藥業等中醫藥大健康領域的重點龍頭項目已正式簽約入駐運營。
在已註册的25家澳門企業中,屬於新培育的中醫藥企業有10家,屬於澳門傳統中醫藥企業投資新設立的企業有9家,產業園已經成為扶持澳門企業特別是澳門成長型中醫藥等健康醫藥領域企業發展的重要平台,未來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健康醫藥產業新的集聚點。
打造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 促進澳門青年發展
“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是產業園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中醫生打造的一個開拓國際視野及提升自身水平的學習交流平台,同時亦可作為一座橋樑,通過合作與交流推動中醫藥的歷史文化走向國際。交流基地將聘請由行業專家、協會代表、企業代表等組成專業導師團,對各項活動進行指導和資源整合,可為青年中醫生提供中醫藥行業發展資訊、專業培訓、執業指導、實訓培養、專業交流沙龍等服務,助力中醫藥人才專業素質提升。
當天舉行的“中醫青年說”交流沙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來到現場與大家見面並做了開篇講話,他鼓勵國際青年中醫生秉持“自強不息、與時並進”的信念,把握國家發展為澳門所帶來的機遇,了解內地與澳門在中醫藥行業的新發展,不斷提高自我、持續進修。憑藉產業園的國際平台,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建設、實現自我提升和發展。此次沙龍邀請了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國醫大師王琦教授與包括澳門在內的國內外青年中醫生進行交流分享,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副院長楊志敏介紹了中醫藥發展的最新資訊,並對青年從業者的職業發展提出殷切希望。同時,來自中國內地和澳門中醫生代表、莫桑比克培訓優秀學員代表共同分享了中醫培訓、專業技術、職業發展、國際交流等方面的見解,為中醫藥青年中醫生搭建起互動平台。
未來,產業園將逐步把交流基地覆蓋至葡語系國家的中醫青年愛好者,將交流基地打造成爲國際中醫青年全面交流平台,並藉此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交流分享促合作 拓展海內外發展機遇
此次爲期兩天的論壇,以“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産業發展及國際化”爲主題,邀請了來自澳門、中國內地、香港、美國、歐盟、東盟及葡語系國家的行業監管機構權威人士、研發機構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管等約500人出席。主旨報告和專題報告環節,共邀請了15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德國、泰國、迪拜等海內外傳統醫藥行業專家學者圍繞政策創新、市場融合、投資新機遇三大主題進行演講。旨在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發展的新格局,促進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目標,充分發揮産業園作爲“中醫藥産業與文化一帶一路國際窗口”的優勢定位,促進國家傳統醫藥産業的國際合作。
21日,論壇還將舉行商貿對接會和投融資論壇。商貿對接會圍繞傳統醫藥的國際發展現狀、市場開拓、市場監管等主題進行探討,並爲企業與經銷商提供産品展示、技術交流、商務洽談等環節。投融資論壇採用現場路演的方式,在各領域專家和投資機構進行現場點評的同時,産業投資基金和專業投資機構還將進行項目比選,爲項目方和投資者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間,拓展潛在的合作機會,借助資本推動中醫藥成果轉化。
本次論壇得到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貿易投資促進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局、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南光( 集團 )有限公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

20180920181318hQr5.jpg 161.58 KB
“2018中國( 澳門 )傳統醫藥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典禮

20180920181327V0NA.jpg 94.06 KB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致辭

201809201813355q4B.jpg 95.15 KB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致辭

20180920181342B79U.jpg 95.08 KB
產業園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德國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Gerhard Franz致辭

20180920181350EfFJ.jpg 92.78 KB
呂紅董事長介紹孵化區建設進展及傳統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階段性進展

20180920181356XQs2.jpg 102.83 KB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等主禮嘉賓與國際青年中醫生代表共同啟動“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

20180920181403Huck.jpg 112.81 KB
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與開發有限公司與迪拜健康城管委會、中國比利時科技園簽訂合作備忘錄

20180920181411avI0.jpg 135.84 KB
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與開發有限公司與康美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入園協議,與中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

201809201814190peN.JPG 194.73 KB
梁維特司長在 “中醫青年說”交流沙龍上寄語青年中醫生並與他們交流
嘉賓雲集 彰顯國際化格局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副特派員王冬,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産業園專家顧問委員會代表、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會長、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局長邵明立,前歐盟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德國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Gerhard Franz出席了論壇開幕式。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在致辭中表示,中醫藥業作為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特區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的產業化和國際化。特別是日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上明確指出中央支持澳門發展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無疑為澳門的中醫藥產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和鼓勵。在新時期的發展機遇和區域合作新格局下,澳門將充分發揮精準聯繫內地與葡語系、歐盟和東盟國家的優勢,助力包括粵港澳大灣區在內的中國內地優質的企業和產品走入葡語系國家、歐盟及“一帶一路”國家的市場,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同時,促進澳門整體可持續發展。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出席此次活動,在致辭中表示,中國政府高度重視中醫藥發展,近年來推出了一系列傳承發展中醫藥的戰略舉措。未來,中醫藥在治未病、重大疾病治療、疾病康復中的作用將更加凸顯,中醫中藥將進一步躍上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澳門的中醫藥發展一直吸引著世界的目光,在澳門衛生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本次論壇的舉辦,是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加強與東盟、歐盟和葡語國家開展傳統醫藥產業合作的重要內容,意義重大。他相信,在中央政府和特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澳門中醫藥發展能夠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並取得更加豐碩的合作成果。
德國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Gerhard Franz作為專家顧問委員會代表,在致辭中表示,站在歐盟植物藥專家的角度,很高興看到澳門在發展傳統醫藥產業及促進傳統醫藥國際化的決心和優勢,並對產業園過去幾年在推動傳統醫藥走向國際市場方面所做出的工作和努力表示認可,他希望產業園能夠集結更多的優勢,充分發揮平台作用,促進歐盟與中國傳統醫藥的交流和合作,同時表示願意從專業角度提供意見和建議,更好的促進中西方傳統藥物的融合。
出席論壇的主禮嘉賓還有佛得角衛生部部長辦公室主任 Fátima Lima,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交流司副司長陳威,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代表、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港澳台辦公室副主任秦曉岺,泰王國衛生部部長代表、泰醫及替代醫學司副司长Pramote Stienrut,莫桑比克共和國駐澳門總領館總領事顧問Francisco Domingos Manhiça,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粵澳中醫藥科技産業園開發有限公司董事長兼行政總裁呂紅。
開幕式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等主禮嘉賓與國際青年中醫生代表共同啟動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同時,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等主禮嘉賓的見證下,產業園與迪拜健康城管委會、中國比利時科技園、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等國際合作機構及重點企業簽訂了合作協議,此次與多家國際機構和企業合作,標誌著產業園通過搭建優勢平台促進澳門建設中醫藥科技產業發展平台工作初見成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專業化中醫藥產業園區發展成果顯著。
產業發展平台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 產業聚集效應初顯
開幕式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辦公室顧問、產業園董事長呂紅重點介紹了産業園孵化區建設進展及傳統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階段性進展。
作為澳門中醫藥產業發展的重要平台及培育粵港澳大灣區健康產業領域企業發展的必備載體,建築面積約12.8萬平方米的孵化區已基本落成,可出租面積近10萬平方米,預計可容納300至400家企業,整個孵化區包括孵化器、加速器、總部獨棟三個區域,其中:孵化器區域,爲初創型中小企業提供技術、資金配套、企業孵化等“一站式”服務;加速器區域,爲成長型企業提供投融資、管理諮詢、技術交易等專業化“加速”服務;獨棟總部區域,爲重點企業提供集辦公、研發、中試於一體的産業化“增值”服務。公共服務平台的完善也將逐步實現園區從培育企業到培育産業的可持續發展。
以孵化區落成為重要牽引,截至2018年8月底,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産業園累計對接洽談企業487家,累計註册企業94家,其中澳門企業25家,涉及中醫藥、保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等領域。其中,康美藥業、以嶺藥業等中醫藥大健康領域的重點龍頭項目已正式簽約入駐運營。
在已註册的25家澳門企業中,屬於新培育的中醫藥企業有10家,屬於澳門傳統中醫藥企業投資新設立的企業有9家,產業園已經成為扶持澳門企業特別是澳門成長型中醫藥等健康醫藥領域企業發展的重要平台,未來有望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健康醫藥產業新的集聚點。
打造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 促進澳門青年發展
“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是產業園為粵港澳大灣區青年中醫生打造的一個開拓國際視野及提升自身水平的學習交流平台,同時亦可作為一座橋樑,通過合作與交流推動中醫藥的歷史文化走向國際。交流基地將聘請由行業專家、協會代表、企業代表等組成專業導師團,對各項活動進行指導和資源整合,可為青年中醫生提供中醫藥行業發展資訊、專業培訓、執業指導、實訓培養、專業交流沙龍等服務,助力中醫藥人才專業素質提升。
當天舉行的“中醫青年說”交流沙龍,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來到現場與大家見面並做了開篇講話,他鼓勵國際青年中醫生秉持“自強不息、與時並進”的信念,把握國家發展為澳門所帶來的機遇,了解內地與澳門在中醫藥行業的新發展,不斷提高自我、持續進修。憑藉產業園的國際平台,更好地融入大灣區建設、實現自我提升和發展。此次沙龍邀請了國醫大師劉敏如教授、國醫大師王琦教授與包括澳門在內的國內外青年中醫生進行交流分享,廣東省中醫院名譽院長呂玉波、副院長楊志敏介紹了中醫藥發展的最新資訊,並對青年從業者的職業發展提出殷切希望。同時,來自中國內地和澳門中醫生代表、莫桑比克培訓優秀學員代表共同分享了中醫培訓、專業技術、職業發展、國際交流等方面的見解,為中醫藥青年中醫生搭建起互動平台。
未來,產業園將逐步把交流基地覆蓋至葡語系國家的中醫青年愛好者,將交流基地打造成爲國際中醫青年全面交流平台,並藉此為澳門青年提供更多發展機會。
交流分享促合作 拓展海內外發展機遇
此次爲期兩天的論壇,以“粵港澳大灣區中醫藥産業發展及國際化”爲主題,邀請了來自澳門、中國內地、香港、美國、歐盟、東盟及葡語系國家的行業監管機構權威人士、研發機構專家學者及企業高管等約500人出席。主旨報告和專題報告環節,共邀請了15位來自中國內地、香港、德國、泰國、迪拜等海內外傳統醫藥行業專家學者圍繞政策創新、市場融合、投資新機遇三大主題進行演講。旨在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戰略帶來的發展機遇,推動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可持續發展和區域發展的新格局,促進澳門“一個中心,一個平台"建設目標,充分發揮産業園作爲“中醫藥産業與文化一帶一路國際窗口”的優勢定位,促進國家傳統醫藥産業的國際合作。
21日,論壇還將舉行商貿對接會和投融資論壇。商貿對接會圍繞傳統醫藥的國際發展現狀、市場開拓、市場監管等主題進行探討,並爲企業與經銷商提供産品展示、技術交流、商務洽談等環節。投融資論壇採用現場路演的方式,在各領域專家和投資機構進行現場點評的同時,産業投資基金和專業投資機構還將進行項目比選,爲項目方和投資者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間,拓展潛在的合作機會,借助資本推動中醫藥成果轉化。
本次論壇得到了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民政總署、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貿易投資促進局、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局、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南光( 集團 )有限公司、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行業協會、科研院所的大力支持。

“2018中國( 澳門 )傳統醫藥國際合作論壇”開幕典禮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經濟財政司司長梁維特致辭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司長李昱代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致辭

產業園專家顧問委員會委員、德國藥典植物藥委員會主席Gerhard Franz致辭

呂紅董事長介紹孵化區建設進展及傳統醫藥國際交流合作方面取得的階段性進展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行政長官崔世安等主禮嘉賓與國際青年中醫生代表共同啟動“國際青年中醫生交流基地”

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與開發有限公司與迪拜健康城管委會、中國比利時科技園簽訂合作備忘錄

粵澳中醫藥科技產業與開發有限公司與康美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簽訂入園協議,與中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備忘錄
梁維特司長在 “中醫青年說”交流沙龍上寄語青年中醫生並與他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