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旅行社調查結果 (統計暨普查局)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18年有營運的旅行社共221間,按年增加11間;在職員工微增0.7%至4,530名。行業收益91.7億元( 澳門元,下同 ),按年上升10.4%,支出亦增加10.6%至87.5億元。

非隨團外出居民對旅行社服務需求增加,行業的訂房服務收益按年上升23.1%至29.2億元( 佔收益31.8% ),客運票務收益亦增加6.4%至17.7億元( 佔19.3% )。此外,出租備有司機的旅遊車收益上升21.5%至12.1億元( 佔13.2% ),旅行團收益則微降0.4%至24.8億元( 佔27.0% )。

行業支出以購貨、服務及佣金為主,同比增加12.0%至70.8億元,當中支付予訂房服務( 27.7億元 )及客運票務( 17.8億元 )分別上升24.4%及15.0%,旅行團費用( 20.9億元 )則減少4.5%。經營費用按年微減0.8%至8.5億元,主要是機動車租金( 3.9億元 )下跌4.9%;燃料( 1.4億元 )及場所租金( 7,757萬元 )則分別上升7.6%及9.8%。員工支出增加11.9%至8.2億元。

按場所規模分析,有50名或以上在職員工的旅行社共20間,收益按年增加1.7%至31.3億元,主要來自出租備有司機的旅遊車( 9.9億元 )及訂房服務( 7.4億元 )。另外,有30至49名員工的旅行社共12間,收益增加25.4%至11.0億元,其中56.6%為訂房服務收益( 6.3億元 )。

有10至29名員工的旅行社共79間,收益上升12.2%至38.0億元,以旅行團( 15.0億元 )及訂房服務收益( 11.2億元 )為主。另一方面,10名以下員工的旅行社共110間,收益增加17.8%至11.3億元,主要為訂房服務( 4.3億元 )及客運票務收益( 3.5億元 )。

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為12.4億元,同比上升10.0%。盈利增加6.4%至4.2億元,盈利比率( 4.6% )則微跌0.2個百分點,顯示行業將收益轉化為盈利的能力較2017年略為遜色。由於部份旅行社在2018年添置機動車、商舖及車位,令固定資本形成總額按年攀升2.2倍至2.0億元。

dsec_logo_for_Wechat.jpg 53.3 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