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3季會展活動按年增加30項至341項,包括320 項會議、17項展覽及4項獎勵活動;與會者/入場觀眾則減少16.3%至58.3萬人次。
第3季舉行的會議同比增加37項,與會者數目上升17.9%至5.6萬人次;四小時或以上的會議( 230項 )增加53項,與會者( 4.7萬人次 )升幅為21.6%。會議的平均會期為1.5日,較去年同季增加0.1日;使用總面積上升25.4%至23.7萬平方米。
展覽按年減少2項至17項,入場觀眾下跌14.3%至52.6萬人次;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 13項 )減少3項,入場觀眾( 41.6萬人次 )下跌17.5%。展覽的平均展期為3.5 日,同比增加0.2日;使用總面積上升9.4%至6.1萬平方米。獎勵活動按年減少5項,參與者及使用總面積為980 人次及7,243平方米,分別大幅下跌97.2%及96.9%;活動的平均時間亦減少0.5日至1.8 日。
根據第3季由主辦機構提供的17項展覽資料顯示,收入及支出分別為2,187萬元( 澳門元,下同 )及6,355萬元。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共13項,收入同比上升37.7%至2,114 萬元;當中52.8%來自攤位租金( 1,116萬元 ),政府及其他機構資助( 997萬元 )的佔比增加11.9個百分點至47.1%。支出按年下跌2.7%至 1,847 萬元,有38.7%用於展場制作及佈置( 714萬元 )。相關展覽收入在扣除支出和政府及其他機構資助後錄得730萬元的負值,較去年同季( -904萬元 )略有改善。
第3季展覽共吸引1,582個參展商,本地及中國內地的參展商分別佔46.1%及21.7%。專業觀眾按年增加53.6%至3.9萬名,本地及中國內地分別佔49.7%及29.3%。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有876個參展商,以本地( 佔60.2% )為主;專業觀眾共3.4萬名,來自本地的佔51.7%。第3季收集的977名受訪參展商資料顯示,商品銷售佔其收入95.7%,攤位租金則佔支出64.3%。
2019年首三季會展活動共1,075項,按年增加109項;與會者/入場觀眾則減少8.3%至126.8萬人次。會議按年增加114項至1,027項,惟與會者下跌11.2%至19.3萬人次,主要是今年第2季二百人或以上會議的與會者大幅減少所致。展覽減少1項至37 項,入場觀眾( 106.0萬人次 )下跌4.5%;獎勵活動共11項( -4項 ),參與人數( 1.5萬人次 )明顯下降72.1%。按今年首三季所收集的37項展覽主辦機構資料顯示,收入及支出分別為1.1億元及1.6億元。31項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收入為1.0億元,扣除相關展覽支出( 5,150萬元 )和政府及其他機構資助( 1,344萬元 )後錄得3,643萬元盈餘,較2018年首三季( 4,216萬元 )減少13.6%。

dsec_logo_for_Wechat.jpg 53.3 KB
第3季舉行的會議同比增加37項,與會者數目上升17.9%至5.6萬人次;四小時或以上的會議( 230項 )增加53項,與會者( 4.7萬人次 )升幅為21.6%。會議的平均會期為1.5日,較去年同季增加0.1日;使用總面積上升25.4%至23.7萬平方米。
展覽按年減少2項至17項,入場觀眾下跌14.3%至52.6萬人次;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 13項 )減少3項,入場觀眾( 41.6萬人次 )下跌17.5%。展覽的平均展期為3.5 日,同比增加0.2日;使用總面積上升9.4%至6.1萬平方米。獎勵活動按年減少5項,參與者及使用總面積為980 人次及7,243平方米,分別大幅下跌97.2%及96.9%;活動的平均時間亦減少0.5日至1.8 日。
根據第3季由主辦機構提供的17項展覽資料顯示,收入及支出分別為2,187萬元( 澳門元,下同 )及6,355萬元。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共13項,收入同比上升37.7%至2,114 萬元;當中52.8%來自攤位租金( 1,116萬元 ),政府及其他機構資助( 997萬元 )的佔比增加11.9個百分點至47.1%。支出按年下跌2.7%至 1,847 萬元,有38.7%用於展場制作及佈置( 714萬元 )。相關展覽收入在扣除支出和政府及其他機構資助後錄得730萬元的負值,較去年同季( -904萬元 )略有改善。
第3季展覽共吸引1,582個參展商,本地及中國內地的參展商分別佔46.1%及21.7%。專業觀眾按年增加53.6%至3.9萬名,本地及中國內地分別佔49.7%及29.3%。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有876個參展商,以本地( 佔60.2% )為主;專業觀眾共3.4萬名,來自本地的佔51.7%。第3季收集的977名受訪參展商資料顯示,商品銷售佔其收入95.7%,攤位租金則佔支出64.3%。
2019年首三季會展活動共1,075項,按年增加109項;與會者/入場觀眾則減少8.3%至126.8萬人次。會議按年增加114項至1,027項,惟與會者下跌11.2%至19.3萬人次,主要是今年第2季二百人或以上會議的與會者大幅減少所致。展覽減少1項至37 項,入場觀眾( 106.0萬人次 )下跌4.5%;獎勵活動共11項( -4項 ),參與人數( 1.5萬人次 )明顯下降72.1%。按今年首三季所收集的37項展覽主辦機構資料顯示,收入及支出分別為1.1億元及1.6億元。31項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收入為1.0億元,扣除相關展覽支出( 5,150萬元 )和政府及其他機構資助( 1,344萬元 )後錄得3,643萬元盈餘,較2018年首三季( 4,216萬元 )減少1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