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第2季會展活動按年增加1.9倍( +171項 )至263項;由於大規模展覽數目增加,與會者/入場觀眾數目顯著上升66.4%至50.9萬人次。
第2季共舉行245項會議,按年增加163項,與會者大幅上升3.0倍至4.5萬人次。平均會期增加0.3日至1.1日,總使用面積上升2.2倍至15.7萬平方米。展覽同比增加4項至14項,入場觀眾上升56.6%至46.1萬人次。平均展期按年縮短0.2日至3.4日,總使用面積上升2.0倍至7.8萬平方米。另外,當季舉辦的4項獎勵活動的參與者共2,632人次,活動的平均時間為1.8日,總使用面積為6,499平方米。
展覽主辦機構的收入及支出分別為4,870萬元( 澳門元,下同 )及6,587萬元,較2022年同季分別上升6.0倍及9.2倍。13項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收入為4,870萬元,當中90.2%來自攤位租金,而政府/機構資助佔9.2%;支出有5,615萬元,主要用於宣傳及公關( 佔21.0% )和展場製作及佈置( 16.3% )。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之收入扣除支出後錄得745萬虧損;在不計算政府/機構資助的情況下,虧損為1,195萬元。
第2季展覽共吸引1,409個參展商及5,342名專業觀眾。參展商收入以商品銷售( 佔94.1% )為主,支出主要用於攤位租金( 佔45.6% )和攤位搭建及佈置( 44.8% )。在評價方面,參展商對展覽場地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及態度( 90.9% )和專業技能( 90.5% )表示滿意的比例較今年第1季分別上升8.3及7.9個百分點,對主辦機構的宣傳及推廣( 66.3% )之滿意度則下跌3.4個百分點。
2023年上半年共舉行493項會展活動,按年增加1.6倍( +304項 );與會者/入場觀眾上升50.8%至71.0萬人次。會議大幅增加305項至463項,與會者上升3.0倍至7.0萬人次。展覽維持在24項,入場觀眾( 63.6萬人次 )上升40.7%。獎勵活動減少1項至6項,參與人數則上升2.2倍至4,931人次。展覽主辦機構的收入及支出分別為5,750萬元及7,236萬元,同比分別上升2.4倍及3.7倍。23項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收入及支出分別為5,750萬元及6,264萬元;收入扣除支出後錄得514萬元虧損,在不計算政府/機構資助的情況下,虧損為1,065萬元。
第2季共舉行245項會議,按年增加163項,與會者大幅上升3.0倍至4.5萬人次。平均會期增加0.3日至1.1日,總使用面積上升2.2倍至15.7萬平方米。展覽同比增加4項至14項,入場觀眾上升56.6%至46.1萬人次。平均展期按年縮短0.2日至3.4日,總使用面積上升2.0倍至7.8萬平方米。另外,當季舉辦的4項獎勵活動的參與者共2,632人次,活動的平均時間為1.8日,總使用面積為6,499平方米。
展覽主辦機構的收入及支出分別為4,870萬元( 澳門元,下同 )及6,587萬元,較2022年同季分別上升6.0倍及9.2倍。13項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收入為4,870萬元,當中90.2%來自攤位租金,而政府/機構資助佔9.2%;支出有5,615萬元,主要用於宣傳及公關( 佔21.0% )和展場製作及佈置( 16.3% )。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之收入扣除支出後錄得745萬虧損;在不計算政府/機構資助的情況下,虧損為1,195萬元。
第2季展覽共吸引1,409個參展商及5,342名專業觀眾。參展商收入以商品銷售( 佔94.1% )為主,支出主要用於攤位租金( 佔45.6% )和攤位搭建及佈置( 44.8% )。在評價方面,參展商對展覽場地工作人員的工作效率及態度( 90.9% )和專業技能( 90.5% )表示滿意的比例較今年第1季分別上升8.3及7.9個百分點,對主辦機構的宣傳及推廣( 66.3% )之滿意度則下跌3.4個百分點。
2023年上半年共舉行493項會展活動,按年增加1.6倍( +304項 );與會者/入場觀眾上升50.8%至71.0萬人次。會議大幅增加305項至463項,與會者上升3.0倍至7.0萬人次。展覽維持在24項,入場觀眾( 63.6萬人次 )上升40.7%。獎勵活動減少1項至6項,參與人數則上升2.2倍至4,931人次。展覽主辦機構的收入及支出分別為5,750萬元及7,236萬元,同比分別上升2.4倍及3.7倍。23項非政府機構主辦的展覽收入及支出分別為5,750萬元及6,264萬元;收入扣除支出後錄得514萬元虧損,在不計算政府/機構資助的情況下,虧損為1,06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