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運輸、倉儲及通訊業調查結果(統計暨普查局)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2023年有營運的運輸、倉儲及通訊業場所共3,073間,按年減少220間,在職員工則增加2,100人至21,079人。行業收入及支出分別為274.3億元( 澳門元,下同 )及218億元,按年分別上升62.9%及43.7%;盈利增加2.4倍至56.2億元。反映行業對經濟貢獻的增加值總額較2022年上升77.1%至109億元。

運輸及倉儲業場所按年減少214間至3,044間;在職員工增加2,170人至18,785人,主要是部分場所為應對業務上升而增聘人手所致。隨著全球經濟及社會活動逐步復常,行業收入按年上升1.1倍至204.1億元,當中客運服務( 75.1億元 )及貨運服務( 32.6億元 )收入分別增加1.8倍及49.3%,而旅行社服務和管理服務等收入( 54億元 )亦上升1.7倍。支出按年上升68.4%至170.7億元,經營費用、員工支出與購貨、服務及佣金分別錄得65.1%、23.3%及2.4倍升幅。行業扭虧為盈,全年盈利為33.9億元。增加值總額按年增加1.7倍至76.7億元。

按行業分析,受惠於社會對運輸服務的需求上升,主要運輸行業的表現較2022年均有所改善。陸路運輸收入( 59.2億元 )按年增加47.5%,其中市內集體客運工具和的士及相關場所的收入分別上升14.5%及1倍,道路貨物運輸收入亦因應外賣配送服務越發普及而錄得75.7%升幅。運輸相關及輔助服務收入( 85億元 )按年增加1.2倍;當中旅行社的收入上升2.1倍,倉儲業的收入亦增加7.7%,提供代收服務的場所之收入因通關正常化後本地需求下降而減少1.7%。另一方面,航空運輸( 48.4億元 )及水路運輸( 11.5億元 )的收入按年均錄得逾2倍升幅。

盈利方面,陸路運輸( 13.8億元 )及運輸相關及輔助服務( 12.7億元 )盈利按年上升5倍及64.8倍;航空運輸及水路運輸亦扭轉近年虧損的局面,盈利分別為6.1億元及1.3億元。

通訊業場所有29間,按年減少6間,在職員工減少70人至2,294人。行業收入( 70.2億元 )按年下跌3.2%,主要是電訊設備銷情淡所致。支出( 47.4億元 )較2022年下降5.9%,主要是購貨、服務及佣金減少8.8%所致,而經營費用及員工支出亦分別減少1.5%及1.8%。行業全年盈利( 22.3億元 )及增加值總額( 32.3億元 )按年分別下跌1.2%及1.4%。